一月的最後一天,吾友樟腦丸陪我到東區買東西,順便吃了很久沒吃的鼎泰豐。因為很久沒有在星期六這種兵荒馬亂的時間到東區人擠人,所以我們一下子忘記鼎泰豐是台北一個多麼重要的觀光景點,傻傻地在晚餐時間進攻,於是,理所當然地從外場服務員手中接過一張恐怖的菜單。(看到了嗎?我們是第一百號,而當時只叫到二十幾號吧。)
鼎泰豐外面人山人海的盛況。這場景真的非常驚人,尤其恐怖的是隊伍四周充斥非本島語言,平常聽慣了的英文日文是一定有滴,港仔(也可能是廣仔)的大嗓門更是此起彼落,還有一些搞不清楚是法文還是德文還是俄羅斯文的語言,把整個店門口炸成一片地球村。
幸好,鼎泰豐向來不讓人等太久(還是因為裡面太擁擠不適合坐太久?),我們略等半個小時後便被領進屋裡,幸運地得到一個靠窗的雙人座位。鼎泰豐還體貼提供一個放包包的洗衣籃,大概是怕客人們占用椅子放包包,導致椅子不夠吧。第一道上的是招牌小籠包,我跟張腦丸餓得前胸貼後背(好啦,這只是一種形容詞,我的前胸跟後背中間一直都有大量脂肪阻隔,已經很久沒有機會相聚了),刷刷刷就吃掉半籠,等想起該拍張照片時,已有四枚小籠包壯烈犧牲。
坦白說,鼎泰豐的小籠包趁熱才好吃,大概是因為精華也不過就是那些湯吧。記得以前我家可愛的老娘心血來潮,跑到鼎泰豐買了一籠生的小籠包,回家打算蒸來當晚餐,沒想到蒸過頭,每顆小籠包都皮破血流乾巴巴,吃起來根火柴沒甚麼兩樣,控媽怒極攻心,在餐桌上把鼎泰豐罵得一文不值,顯然十分心痛自己的新台幣。
我見控媽越罵越激動,生怕她老人家為了幾顆小籠包爆血管,只好大膽上奏,夫小籠包乃非戰之罪,其好吃點在熱呼呼的湯汁精華,而控媽用大火狂蒸小籠包們就算了,還為了怕沒熟,每顆小籠包都戳了兩筷子,包裡湯汁蕩然無存,當然只剩乾巴巴的麵皮和內餡啦。瞧,正常來說,一顆小籠包會有這麼多的湯汁才對,這些萬惡肥胖的淵藪正是小籠包好吃的關鍵。控媽把小籠包當山東大饅頭,怕沒熟還戳上幾筷子,精華都流光光了,說來還是自己的疏忽啊,怎能把責任都推到小籠包頭上呢?我想小籠包若地下有知,想必也會滴下兩行英雄淚吧。
小籠包:「蒸我、戳我、吃我,還要罵我,到底是為什麼?」第二個上的是蝦肉蒸餃。
這蒸餃坦白說,也是尚可之作,但我本身性好蝦肉,而且有一種強迫症,就是外食會有慣性點菜的症頭,因此每次去鼎泰豐沒點上一籠蝦肉蒸餃就渾身發癢(小籠包亦同),這傢伙遂成了每次鼎泰豐之行的最佳良伴。
蒸餃雖然口感沒有小籠包好,皮較厚、湯汁也沒有小籠包多,但造型卻遠勝小籠包,腦門上一摺一摺的花樣與半月型的腰身,一字排開非常有氣勢。內餡中整隻蝦蝦的視覺享受也很驚人。
與小籠包相同的是,這傢伙冷了就變的很難吃,皮有一種太黏的感覺,還會變硬,內餡也有點柴。
我想,蒸餃就像某些胸大無腦的女人或只有大肌肉的男人一樣,都經不起歲月的考驗。(誤)最佳配角一號:薑絲。
我猜鼎泰豐的薑絲應該有經過某些處理,讓薑的辛辣之氣減緩不少,但卻足以為包包蝦餃們去腥解膩。連不吃薑的樟腦丸都對鼎泰豐的薑絲嘖嘖稱奇(當然是吃過之後啦)。
薑絲加點兒黑醋、醬油,便是各式包包蝦餃的好朋友,吃完嘴裡不會臭,胃也不會因太油而想吐。我想鼎泰豐聲名遠播,薑絲們功不可沒。最佳配角二號:熱茶。
我不是厲害的茶博士,喝不出來這是甚麼茶,似乎有股淡淡的香味,大概是茉莉綠茶之類的吧(被我講得好廉價呀!)
鼎泰豐的茶就像薑絲一樣,對於吃下大量高湯精華的胃來說是很棒的配菜,加上鼎泰豐服務生添茶速度一流,態度又好,坐在屋裡,手持陶杯啜著熱茶,光是這樣都覺得非常享受了。(雖然整間屋子吵得像雞窩,不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噪音這一點我早就徹底接受了XD)鼓起勇氣第一次點的牛肉麵(半筋半肉)。
我只能說,這次勇氣鼓得好啊!
雖然,我不得不承認這碗麵價錢有點貴。
雖然,我不得不承認這碗麵尺寸有點小。
雖然,吾友三孩之母一直強調這碗麵雖好吃但不值這個價錢。但我還是徹底迷戀這碗牛肉麵。因為,這是我吃過最乾淨的牛肉麵了。
怎麼說呢,總覺得雖然到處都可以吃到牛肉麵,但是幾乎牛肉麵的湯頭都很混濁,要不就是飄著番茄皮,或番茄味太重,或太辣,或吃完後口乾舌燥眼皮浮腫,或麵條太粗活像吃烏龍麵,等等等等因素,讓我對外面賣的牛肉麵向來抱持謹慎不亂吃的心情。鼎泰豐這碗牛肉麵,雖然湯頭比琥珀色略身,但喝起來十分清爽,微辣,麵條是我愛的細麵,灑上幾許蔥花,牛筋也熬得恰到好處不硬不爛,卻可以用湯匙跟筷子掐斷,就算是老人小孩也可以嚼得很開心,總之,大概是因為一開始我抱持著懷疑的心態,反而讓我在這碗麵中找到驚喜。
當然,我必須承認,看到它這麼小碗,也是受了一點點驚嚇啦。XD
飯後甜點我們點了一棵芋泥大包跟一顆豆沙大包。我只能說,鼎泰豐的大包比大賣場賣的桂X筍香包還小一半,不知道他們對大的定義是怎麼來的。
但我真的不得不含著眼淚說真他X好吃。內餡磨得又細又滑,又不會過甜,麵皮也Q彈有勁,根本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到底在自我陶醉個甚麼勁?)用筷子戳開的芋泥大包,不知道為什麼,很隨便地戳開卻戳出一個星星的形狀,我想或許我在戳包子這方面還蠻有天份的?(難道戳包子這門功夫是遺傳自我媽?)
撕裂後的芋泥大包,可以看出餡完全沒有任何結球,而且還蠻多的。(擦口水)
撕開後的豆沙大包。
第一次吃豆沙大包的時候,我驚為天人,因為我第一次吃到如此沒有皮渣、磨的又細又滑的豆沙餡(重點是不會太甜!我超怕和果子中那種死甜的豆沙了,要我的老命!)
但是這次去吃卻覺得豆沙餡變得有點乾,反而沒有芋泥大包表現出色了,令人失望,難道是師傅忘了在豆沙裡面加油?
師傅:「我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XD。」看得出來有點乾的豆沙餡。
吃到這裡,我已經不行了,除了以上這些糧食,還喝了一堆茶跟薑絲,肚子裡面滿滿的都是食物,而屋外還有許多人在排隊(雖然盛況已不如我們排隊時),因此我們便體貼地決定撤退,將座位留給其他肚子飢餓的人。XD最後來一張杯盤狼藉的照片做結尾。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