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忘記這習慣是甚麼時候養成的,不過我的背包裡總習慣帶著一本書,而回想起來這應該歸功於捷運新店線無聊的窗景。念大二的時候,捷運終於從繁華的台北市通到我家附近,雖然交通便利地讓人銷魂不已,但是整條都埋在地下,搭車的時候總我覺得自己像沖水馬桶裡的屎在化糞池一日遊,無聊斃了,於是想盡辦法要打發搭車的時間。
其實剛開始搭捷運時,我曾將捷運車廂當成一個奇妙的生態觀察區,最常見的有幾種人:孤身上路的禿頭中年男子,他們穿的西裝質感通常都不會太好,因為到了這把年紀還搭捷運上班,顯然薪水跟職等與年齡不成比例(當然這只是一種偏見,這世界上的確也存在著家財萬貫卻十分環保堅持搭公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大老板......或鐵公雞)(最近因為心情沮喪所以嘴巴比較賤,請大家見諒)(不能見諒的人也不需要告訴我,我說真的)。
通常都是兩個人結伴而行,穿高跟鞋迷你裙一頭大波浪長髮的中年大嬸身材跟皮膚總是保持得很好,可惜背後一雙美腿正面一張老臉,與年齡不符的除了妝扮還有氣度氣質,滿是皺紋的微笑(大概是怕胖一直減肥才災情嚴重吧)與卡到牙縫的不掉色大紅口紅都很驚人,一開口講的都是嘲笑別人的閒話跟東家長西家短,在他們旁邊坐幾分鐘像逛過她們家附近巷子裡所有人的家。
讓我害怕的成群結隊的青年朋友有兩種,一種是跟在穿可愛運動服嗓門特大老師身後的幼稚園小捧有或小學生,一種是穿制服背書包滿臉稚氣頭髮卻很時髦的中學生。
小捧有經常是一大群穿著一模一樣的制服尖叫奔入車廂內,如螞蟻覓食般散開佔滿所有座位,整個過程沒有停止過嘰嘰呱呱,東一聲老師西一聲老師直到(面容憔悴身形削瘦的)老師們喊出共同口號比如西瓜班乖不乖小蜜桃在哪裡之類的,或是誘導大家一起唱首童謠唸首小詩之類的,而鬧得不像話時老師就會點出幾個小捧友的名字以殺雞儆猴,保持一點點對其他乘客(看起來有點失敗但已經盡力)的微薄的尊重。
雖然小捧有們會在車廂內雞飛狗跳地尖叫划拳奔馳甚至拿出小直笛小哨子嗚嗚嗚地吹起來,但是看到大批腦袋比例大得不像話的小人類還是有種可愛的感覺,勉強可以壓下耳朵飽受摧殘的痛苦。
中學生捧有們很兩極化,跟身上有沒有穿深綠色或卡其色制服完全無關,有些青年捧有手不離英文單字本,我還見過一大群卡其色男孩們用變聲期的恐怖嗓子激動地在車廂裡討論某貴重金屬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矛盾之處,活生生是呆丸下一世代的超級中流砥柱,像這樣的捧有就算嗓子再恐怖一萬倍我也毫無怨言(但是可能會戴上耳塞)。
令人驚慌失措地是另一種青年捧有,頭髮剪得奇怪染得奇怪手指甲弄得奇怪制服穿得奇怪書包上面畫的東西更奇怪,不分男女一進車廂就以同心圓方式散開,霸佔車廂一半空間之後開始熱烈討論一些更奇怪的話題,某人的男友有三個女友之餘最近更把上學妹的姊姊的好朋友,而這位學妹的姊姊的好朋友好死不死竟然是原配的乾弟弟的堂哥的乾姊姊,於是這場戀愛羅生門開始地奇特結束地詭異,大夥兒笑得前仰後俯還有人不支倒地踹倒旁邊一台小嬰兒車,熟睡的嬰兒被嚇醒後哭得像個孩子(咦?其實本來就是個孩子。),於是車廂裡變得比馬戲團還熱鬧。
這樣的戲碼看了三個月後,我開始厭倦,一心想找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一開始我嫌書重,總習慣帶個mp3,當年沒錢買大容量,只有一個小小128,裝個十首歌了不起,剛好一張專輯。後來大學畢業稍微賺了點錢,某次衝動購物花重本買了一個1G(我一定要說是陪姚老大小姐去買MP3的時候被拐到),裝上十張專輯都沒問題,可惜用不到兩年,這孩子就不知道鬧甚麼彆扭逃家了,包袱款款徹底消失在我生命中,我把房間都翻過來不下數十次了還是找不到他。
本來我也想過再買一個,不過掂掂手裡的荷包輕如鴻毛,還是不要隨便購買奢侈品的好,只好忍痛放棄這個計畫。但如此一來,經常需要搭乘捷運的我,搭車時只能呈現假性癡呆的放空,幾次下來精神狀態幾乎要崩潰。
我是個沒耐心的人,活了半輩子還不知道甚麼叫發呆,以前常常纏著貢丸湯問她「發呆是甚麼感覺」,問的次數之多導致貢丸湯幾乎失控要把我剁碎拿去灑到海裡,因此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發呆到底是怎樣的感覺,而要這樣的我一個人在捷運車廂內沉默久站簡直比割我腦袋還痛苦,密閉車廂跟窗外黑摸摸的景致比歷史課本還要無聊,人多的時候被夾在狐臭汗臭與年輕朋友們的喧嘩裡二三十分鐘,感覺一直躲藏在我內心深處壓抑了三十年的惡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長出獠牙尖指甲把大夥兒都撕成碎片,真正的磨刀霍霍。
為了怕有一天真的失去控制犯下殺人罪行,我開始了帶書出門的行為。
一開始我並不覺得有甚麼奇怪,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有負子鼠行為的人,雖然個子矮小但卻習慣背大包而且把大包裝滿,所以出門在外除了正常人也會帶的皮包手機鑰匙之外,我的基本配備還有紫草膏髮帶防曬油化妝水洗手乳護手乳護唇膏鏡子手帕衛生紙水壺名片夾卡通印章手電筒筆記本筆行事曆吸油紙(目前只想到這些),背包基本重量大概是兩公斤,再加上一本書後也只不過直逼三公斤,不足為奇。
不過,有幾次在外上洗手間請朋友幫忙拿包包卻壓壞不少佳人的玉手後,我終於開始檢討,尤其有一次還被豬諦直言我帶書出門的行為是「一種壞習慣」更是深深傷害了我幼小的心靈,一度自卑到連綁鞋帶都不敢讓別人幫我提一下包包,免得又被懷疑扛著磚頭出門鍊身體。還好後來樟腦丸安慰我說日本人搭電車都人手一書或人手一報紙,所以我這種行為也算是崇洋媚外......呸呸呸,才不是,是創造流行跟上時代(樟腦丸默默補上一句:不過日本人是因為不知道搭車的時候眼睛應該看哪裡),這樣一想,我的心裡也踏實多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呆丸出版社沒有人要出類似日本文庫本(輕薄可用於攜帶的版本)或像英文書那樣磅數比較輕紙面比較沒那麼光滑的版本呢?這樣帶書出門的人如我會經鬆很多啊。
不過我大概也知道原因啦,聽說呆丸習慣買書的人不到一成,如果出版社把書包裝得這麼華麗精美紙質厚都沒甚麼人要買,搞個輕薄短小看來沒啥價值的文庫本應該更沒人買吧,看來我也只能繼續扛著磚頭出門搭車,期待有朝一日練得身輕如燕,不扛背包的時候跑百米只要十秒鐘。
以上,是不知道該怎麼結束所以做做白日夢的結論。
其實剛開始搭捷運時,我曾將捷運車廂當成一個奇妙的生態觀察區,最常見的有幾種人:孤身上路的禿頭中年男子,他們穿的西裝質感通常都不會太好,因為到了這把年紀還搭捷運上班,顯然薪水跟職等與年齡不成比例(當然這只是一種偏見,這世界上的確也存在著家財萬貫卻十分環保堅持搭公眾交通運輸工具的大老板......或鐵公雞)(最近因為心情沮喪所以嘴巴比較賤,請大家見諒)(不能見諒的人也不需要告訴我,我說真的)。
通常都是兩個人結伴而行,穿高跟鞋迷你裙一頭大波浪長髮的中年大嬸身材跟皮膚總是保持得很好,可惜背後一雙美腿正面一張老臉,與年齡不符的除了妝扮還有氣度氣質,滿是皺紋的微笑(大概是怕胖一直減肥才災情嚴重吧)與卡到牙縫的不掉色大紅口紅都很驚人,一開口講的都是嘲笑別人的閒話跟東家長西家短,在他們旁邊坐幾分鐘像逛過她們家附近巷子裡所有人的家。
讓我害怕的成群結隊的青年朋友有兩種,一種是跟在穿可愛運動服嗓門特大老師身後的幼稚園小捧有或小學生,一種是穿制服背書包滿臉稚氣頭髮卻很時髦的中學生。
小捧有經常是一大群穿著一模一樣的制服尖叫奔入車廂內,如螞蟻覓食般散開佔滿所有座位,整個過程沒有停止過嘰嘰呱呱,東一聲老師西一聲老師直到(面容憔悴身形削瘦的)老師們喊出共同口號比如西瓜班乖不乖小蜜桃在哪裡之類的,或是誘導大家一起唱首童謠唸首小詩之類的,而鬧得不像話時老師就會點出幾個小捧友的名字以殺雞儆猴,保持一點點對其他乘客(看起來有點失敗但已經盡力)的微薄的尊重。
雖然小捧有們會在車廂內雞飛狗跳地尖叫划拳奔馳甚至拿出小直笛小哨子嗚嗚嗚地吹起來,但是看到大批腦袋比例大得不像話的小人類還是有種可愛的感覺,勉強可以壓下耳朵飽受摧殘的痛苦。
中學生捧有們很兩極化,跟身上有沒有穿深綠色或卡其色制服完全無關,有些青年捧有手不離英文單字本,我還見過一大群卡其色男孩們用變聲期的恐怖嗓子激動地在車廂裡討論某貴重金屬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矛盾之處,活生生是呆丸下一世代的超級中流砥柱,像這樣的捧有就算嗓子再恐怖一萬倍我也毫無怨言(但是可能會戴上耳塞)。
令人驚慌失措地是另一種青年捧有,頭髮剪得奇怪染得奇怪手指甲弄得奇怪制服穿得奇怪書包上面畫的東西更奇怪,不分男女一進車廂就以同心圓方式散開,霸佔車廂一半空間之後開始熱烈討論一些更奇怪的話題,某人的男友有三個女友之餘最近更把上學妹的姊姊的好朋友,而這位學妹的姊姊的好朋友好死不死竟然是原配的乾弟弟的堂哥的乾姊姊,於是這場戀愛羅生門開始地奇特結束地詭異,大夥兒笑得前仰後俯還有人不支倒地踹倒旁邊一台小嬰兒車,熟睡的嬰兒被嚇醒後哭得像個孩子(咦?其實本來就是個孩子。),於是車廂裡變得比馬戲團還熱鬧。
這樣的戲碼看了三個月後,我開始厭倦,一心想找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一開始我嫌書重,總習慣帶個mp3,當年沒錢買大容量,只有一個小小128,裝個十首歌了不起,剛好一張專輯。後來大學畢業稍微賺了點錢,某次衝動購物花重本買了一個1G(我一定要說是陪姚老大小姐去買MP3的時候被拐到),裝上十張專輯都沒問題,可惜用不到兩年,這孩子就不知道鬧甚麼彆扭逃家了,包袱款款徹底消失在我生命中,我把房間都翻過來不下數十次了還是找不到他。
本來我也想過再買一個,不過掂掂手裡的荷包輕如鴻毛,還是不要隨便購買奢侈品的好,只好忍痛放棄這個計畫。但如此一來,經常需要搭乘捷運的我,搭車時只能呈現假性癡呆的放空,幾次下來精神狀態幾乎要崩潰。
我是個沒耐心的人,活了半輩子還不知道甚麼叫發呆,以前常常纏著貢丸湯問她「發呆是甚麼感覺」,問的次數之多導致貢丸湯幾乎失控要把我剁碎拿去灑到海裡,因此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發呆到底是怎樣的感覺,而要這樣的我一個人在捷運車廂內沉默久站簡直比割我腦袋還痛苦,密閉車廂跟窗外黑摸摸的景致比歷史課本還要無聊,人多的時候被夾在狐臭汗臭與年輕朋友們的喧嘩裡二三十分鐘,感覺一直躲藏在我內心深處壓抑了三十年的惡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長出獠牙尖指甲把大夥兒都撕成碎片,真正的磨刀霍霍。
為了怕有一天真的失去控制犯下殺人罪行,我開始了帶書出門的行為。
一開始我並不覺得有甚麼奇怪,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有負子鼠行為的人,雖然個子矮小但卻習慣背大包而且把大包裝滿,所以出門在外除了正常人也會帶的皮包手機鑰匙之外,我的基本配備還有紫草膏髮帶防曬油化妝水洗手乳護手乳護唇膏鏡子手帕衛生紙水壺名片夾卡通印章手電筒筆記本筆行事曆吸油紙(目前只想到這些),背包基本重量大概是兩公斤,再加上一本書後也只不過直逼三公斤,不足為奇。
不過,有幾次在外上洗手間請朋友幫忙拿包包卻壓壞不少佳人的玉手後,我終於開始檢討,尤其有一次還被豬諦直言我帶書出門的行為是「一種壞習慣」更是深深傷害了我幼小的心靈,一度自卑到連綁鞋帶都不敢讓別人幫我提一下包包,免得又被懷疑扛著磚頭出門鍊身體。還好後來樟腦丸安慰我說日本人搭電車都人手一書或人手一報紙,所以我這種行為也算是崇洋媚外......呸呸呸,才不是,是創造流行跟上時代(樟腦丸默默補上一句:不過日本人是因為不知道搭車的時候眼睛應該看哪裡),這樣一想,我的心裡也踏實多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呆丸出版社沒有人要出類似日本文庫本(輕薄可用於攜帶的版本)或像英文書那樣磅數比較輕紙面比較沒那麼光滑的版本呢?這樣帶書出門的人如我會經鬆很多啊。
不過我大概也知道原因啦,聽說呆丸習慣買書的人不到一成,如果出版社把書包裝得這麼華麗精美紙質厚都沒甚麼人要買,搞個輕薄短小看來沒啥價值的文庫本應該更沒人買吧,看來我也只能繼續扛著磚頭出門搭車,期待有朝一日練得身輕如燕,不扛背包的時候跑百米只要十秒鐘。
以上,是不知道該怎麼結束所以做做白日夢的結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