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受台灣媒體文化影響使然,我看電影總是不太記得幕後工作人員的名字。其實這是很糟糕的習慣,因為導演、編劇才是畫面藝術的靈魂。不過有時候對我來說,一部連成品都無法令我驚豔的作品,實在引發不了我對導演或編劇的好奇。

我當然知道這有些不公平,畢竟選角其實參雜了資方與製作方的角力,這也是為什麼近年有些優秀的年輕導演拍的優秀作品中經常出現自以為演技很好的大花瓶,像一鍋色香味俱全的好粥裡浮了一隻爛臭的死老鼠......好了話就說到這邊。總之我這人是駑鈍而傲慢的,雖然我不懂電影,但我對電影的喜惡卻很分明,我不討厭商業電影,藝術電影也要挑著看,你問我標準在哪裡,其實我也不清楚。

這就像談戀愛一樣,並不是因為照著清單去找一個人來愛,而是愛上一個人之後才列得出清單。看電影也是,雖然看之前會參考別人的心得,但是真得進了電影院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告白這部電影最令我吃驚的地方,大概在於我很難想像如何有人能將這部精彩的小說拍得不遜於原著。湊佳苗的原著很薄,談到的話題卻很廣,包括少年法與少年犯罪的矛盾、國中生的霸凌、日本少子化後日本母親越發嚴重的溺愛以及單親家庭的問題。就更別提破題的聳動與出人意表的結局。

個人認為日本社會寫實派小說翻拍最大的難度,在於要怎麼讓超過一半以上,已經看過原著知道結局的觀眾依然受到震撼。這是很現實的,因為大部分的社會寫實派小說的妙處都在令人意外的結局。一本書翻到盡頭,再重翻,樂趣就減半了。但是一個知道劇情的故事,在不進行大幅改編的狀態下,怎麼讓觀眾願意屏息等待。

這部電影很有趣的地方是分段斧鑿痕跡很深,但是又不令人討厭,反而令人覺得新鮮有趣,所以這次心得我也來分段分區好了。XD

<老師>



在教室裡老師的告白中,整個電影的色澤就是這種偏冷調的半藍半綠。不停出現的松隆子的側臉大部分時候是看不清楚表情,甚至看不清楚五官的,只有鼻子的睫毛的側影,還有令我印象深刻動個不停的唇瓣。我覺得這個時候松隆子清冷而無趣的描述就已經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畫面中空無一物的牆壁、單調的窗簾、樸素的襯衫、毛衣、黑長裙,她不需要大張旗鼓告訴別人她有多麼痛苦,她所處的整個空間都已經因為她周身的氣息而變得寒冷與絕望了。

我一直很喜歡松隆子,不過比起許多人談論的戀愛世代、hero,我最喜歡她的一部作品是【愛相隨】,這部小品在台灣好像不是很受喜愛,不過我喜歡這部片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可以看到還沒整型前長得很像許孝順的先生的某女明星,另外一個就是松隆子在這齣日劇中的角色性格比較沒那麼假仙。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她不是一個甜美的女生,雖然她的長相非常符合這個時代清秀白淨纖細等等特質。但要她抹濃妝狂野發作好像也不太對頭。【告白】算是讓我開了眼界,原來她最適合的是這種強自壓抑的冷淡模樣。我看到許多人讚許她片頭面對狂亂的學生們那冷靜自持的聲音與模樣,不過我對這一段倒沒有特別感覺,若說震撼,還不如出現數十次甚至更多的松隆子的側面。



這種不言之處比角色的言語更強烈的手法,不是透過思考去接收的,而是從眼睛直接進到另外一區,捅進感官裡。也因此整部片並沒有太多爆破或高潮起伏,要說傷心的悲哭或嘶吼更是找不到。松隆子伏在女兒靈堂哭泣的時候甚至只有氣音和兩行銀色的眼淚,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那靈堂彷彿是黑白的,孩子的照片雖然笑得燦爛,但那靈堂就像流光了血的動物體一樣沒有顏色也沒有溫度。

松隆子做完告白後離職,曾與班長美月相遇。兩人分手後她走在路上,雖然改穿洋裝,但一貫的黑色,灰色的長大衣,打薄的半長髮,款式保守的粗根皮鞋。光是這樣一個人,就顯得異常沉重。美月告訴松隆子,少年A之所以有種種惡行,只是為了吸引幼時離家的母親的注意。松隆子因此跪倒在路上哭了起來。相較於靈堂上絕望如母鹿失幼的哀鳴,這時的她是母獅嘶吼,少年A為了引起自己母親的注意,竟不顧另外一位母親的痛苦。這樣的人受到少年法的保護,可是真正的弱者卻沒有人保護。

結局處松隆子的舉止帶有一點悲劇英雄的意味,拯救眾人,並在恰當的時機打電話給少年A,說教。因為閱讀小說已是許久以前,我有點忘記這是小說的設定還是電影導演的構思,不過對我來說這種設定多少有點弱掉了。真正的人生與痛苦不是這樣的。雖然很醜惡,不過真正痛苦不是這樣的。

還好最後收尾收得漂亮,那句「今天開始是你的新生喔」時臉上扭曲哭泣的詭異表情,還有落下眼淚之後冷酷邪惡的笑容說「開玩笑的」,呼應著片頭她對班上學生說「知道兇手是誰時真想殺了他」,才完滿的兜成一個圓。

不殺了兇手,不是因為慈悲,而是因為就算殺了他們也無法宣洩心中的怒氣,無法撫平心裡的不平。要讓他們也失去最珍愛的東西,要讓他們永遠活在恐懼中,要讓他們再也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這是一個母親的反擊,她問心無愧。因為「失去重要的東西的聲音不是『啪機』,是『鏘噹』!」因為失去最重要的東西,不是一個肥皂泡破掉那樣的簡單,而是如巨斧劈進心裡那樣沉重。

備註:以上多解釋了一段,是因為在電影院裡坐我隔壁、大概講了三四通電話、令我十分美送的姐姐,電影一演完就在那邊大聲嚷嚷說她完全看不懂尤其是最後一句。我沒有歧視的意思,不過我真的很想跟她說如果妳對這類型的電影沒興趣真的就不要浪費錢了。

備註二:看電影那邊真的很衰,左邊的一直講電話,右邊的則是一團口臭又愛聊天的姐姐。(集體翹班?)看完電影也很有志一同的說看不懂。廢話,因為妳們一直在聊天啊。


<少年B之母>

飾演少年B母親的木村佳乃毫不遜色,看到這些我年輕時還演傻呼呼角色的女演員們演技都更深了一個層次讓我覺得很感動。但相較於松隆子,就有一種佳乃「過頭了」的感覺。但或許日本母親的崩潰就是這樣吧。但我想不起佳乃的聲音是不是原本就那麼粗,還是為了表達那種漸漸被逼到無路可退的感覺故意將嗓子喊破再來配音,但我只能說這破鑼嗓子真是畫龍點睛,將少年B母親焦慮逃避以至於到心碎絕望的感情傳達到觀眾心裡了。



相較於松隆子,木村佳乃的穿著華麗許多。有荷葉邊的絲質白襯衫,色彩斑斕的裙子,梳得一絲不苟的大波浪長髮,完美的妝容。少年A的父親和姊姊一直沒有出現,但透過木村佳乃的描述可知父親辛勤工作(住家狀況可看出家境不錯),姊姊在東京唸書。這是很細微的部份,也是很有趣的部份。相較於才華洋溢的少年A沒有母親,又被再婚的父親與繼母放逐,駑鈍膽小的少年B卻生長在母愛過度滿溢,卻極可能缺少父親角色(因為太忙)的家庭中,也就是說,少年A與少年B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單親家庭的小孩。

我不認為單親家庭的小孩就一定會怎麼樣,但不可否認單親家庭的孩子如果沒有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擁有更多自覺,或是其他方面的支援,會面對較多生命中的疑惑是不可否認的。單就少年B的家庭來說,母親拒絕給他面對錯誤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更正錯誤的機會了。少年B一連串的行為都是矛盾與衝動,而最後他又無法負荷這些行為帶給他的壓力,精神崩潰似乎是不意外的結果。



戲中有一幕是松隆子知道女兒死亡的真相後,親自到少年B家中拜訪,並將這種情形告知少年B的母親。少年B與母親坐在左側沙發,老師坐在右側沙發。這是兩個母親的對峙。這時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浮出來:如果這一幕時,少年B的母親在知道真相時痛打少年B,並且跪在地上向老師道歉,或者強行帶著少年B到警局投案,整個故事會不會不一樣?

但少年B之母只是用手握住少年B,帶著哭音說:可憐的孩子。老師的告白中說,少年B之母口中可憐的孩子不是死亡的小女孩,而是殺了小女孩的少年B。她一心認定孩子只是被壞朋友誘惑,她認定孩子也是受害者。這或許才是老師最無法原諒少年B的原因。我認為老師在處理整件事情中一直努力尋找原諒兩個兇手的理由,但她找不到。她無法只為了「可惜」兩個兇手還年輕、還有大好將來而將事情淡忘。

而在少年B母親的立場,則認定孩子是可憐、無辜、軟弱又需要保護的,因此她鼓起所有力氣保護了孩子,為了堅定這種信念,她必須不停醜化前任班導師,她在日記中寫著:「都是那個女人!她的口氣好像她女兒的死都是少年B害的!」自然觀眾都知道小女孩的死本來就是少年B的責任,但是片中他的母親不知道。不,或許不是不知道,是不承認,護短這個問題在東方社會一直存在,尤其是母親對兒子,在我看來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在台灣完全沒有改善,甚至越是高教育高收入的家庭越嚴重。顯然在日本也是一樣。



另外一幕則是熱血新老師每星期帶著班長美月和上課筆記到少年B家拜訪。一開始少年B之母是很感動與歡迎的,他們坐到相同的一組沙發上,從相同的角度看他們。不過這時方向改變了,少年B之母坐到了右邊,而熱血老師和班長美月坐到了左邊。這依然是兩個母親的對峙,只是老師派了不知情的戲偶上陣。但為什麼少年B之母換邊坐了呢?是不是代表立場的鬆動?

因為少年B種種詭異的行為,讓少年B之母心裡也開始懷疑兒子了,只是她不願意面對。她寧可繼續悠哉的寫日記,甚至不惜在兒子餐飲中下安眠藥,為他打理髒污的外表,也不願意面對真相。這代表甚麼,這代表世界上有許多愛,是寧可要你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也不願花時間去探索你的內心。這代表即使是母親,有時候也寧可要你假裝若無其事,而不要你真正表現出崩潰,因為治癒別人,尤其是內心的問題,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此少年B之母將他頭髮剪了,身體洗了,衣服換了,卻不願意花力氣找出他不上學的真正原因。

與其說逼瘋少年B的是老師,其實少年B之母也厥功其偉。因此我又認為她坐在右邊沙發上,也有這種意義。除了漸漸相信少年B的犯行,也是因為她和老師正在做一樣的事情。因此當她看見全班同學送來,看似溫馨其實暗藏謾罵,要殺人兇手去死的卡片時,她才會崩潰起了殺意。若她心中不相信少年B殺人,她應該將卡片撕爛或燒掉,並繼續活在幻想中。

但其實她已經相信了。

<少年A與少年B>

兩位少年除了都是單親生活(不說單親家庭,因為少年B有爸爸,只是很忙),另外一個雷同之處就是結局。雖然方式不同,但兩人最終都殺害了自己最愛的母親。這可說是老師最精巧的報復,讓他們也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但也可以說是一場【母親】角色與【兒子】角色的角力,最後並沒有誰輸誰贏,因為大家都失去了。



血開始出現在少年A與少年B告白的這兩段。少年A因為在校受到霸凌,想出了以疑似有HIV病毒得自己的血恐嚇別人。少年B則在最瀕臨崩狂之前割傷自己並四處散佈血液。他們與其說受到病毒的威脅,不如說受到自己恐懼的威脅。恐懼,向來都是一種想像。而這又牽涉到言唸力,老師在他們心中灑下種子,這種子就開始日以繼夜折磨他們。

在教室裡的血液是紅裡帶著冰冷的藍綠色調,就連人的膚色也帶寒意。少年A將血抹在星野臉上的時候,那條怵目驚心的紅,是一種宣告。要開始流血了。之後少年B在便利商店變態的灑血是明亮的鮮紅,卻還是不溫暖,少年A用工具敲碎了美月的腦袋,在半黑的屋裡那血是徹底的黑,最後少年B割斷母親的血管,在牆壁上噴出一條平行鮮豔的紅,流了滿牆規矩的血線,那紅,依然如此冰冷。



在霸凌之中對少年A付出感情的美月雖然戲份不少,但角色不搶眼,導演對她的著墨不多,令人有一種很想知道更多確資料太少的感覺。但我不反對這樣的設定,因為若是連美月內心的複雜都加進去,這部片就太多了。我們只知道,關於愛,有時候那是一種了然於心。美月對少年A的看透,是一種愛,看透之後還願意留在他身邊,是一種愛,被殺傷之後毫不掙扎,任由少年A殺死自己,也是一種愛。但這愛是對少年A嗎?不知道,也許是對她自己,因為她早就說過,總有一天要自殺的。

只能說,相較於少女,少年們對愛開竅得太晚了。


<中島哲也>

查了網路才知道導演中島哲也先生是拍廣告起家的。莫怪整部電影猶如數十支小短片集合而成,而且有許多利用快轉與慢動作強調【時間感】的畫面。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整部電影彷彿一隻大廣告(這麼說好像無法表達出那種精緻的氛圍啊)。我記得第一場令我驚豔的戲是老師告白完後,學生們放春假,而後四月開學了,學校裡的櫻花開了,地上還有些積水,學生們帶著燦爛的笑容嘻笑追打著返校,穿著白襪子的女學生踩到地上的積水,濺起一地水花,但你聽不到他們的笑生,因為背景音樂如此柔和襯適,彷彿這不是返校日而是某個追思儀式。

在PTT電影版看到神人找到這段音樂,可以一邊聽一邊想像,這種隱藏在少年少女輕快旋律中,集體故做若無其事所代表的群眾暴力與恐懼。你恍然大悟這種感覺,原來是有些人已經不在了,老師已經不在了,老師的女兒也已經不在了,但是學生們還是笑容燦爛嘻笑追打,慢動作的,每一張臉每一個笑容每一滴水,都是慢動作的,但在這個畫面裡卻傳達不出快樂。

另外這部戲裡有許多欄杆雨水和天空。自然,都是灰藍色調,非常寒冷。重複以不同速度在不同段落出現一樣的畫面(例如小女孩被少年B拋入水裡就出現了數次),或是最後少年A想像中恨不能挽回母親的實驗室爆炸的過程,雖說運用大量動畫卻不討厭,也不突兀。我不想說這是一部強調因果報應的電影,也不想一直強調我有多愛中島哲也(因為我本來就不是會注意導演的人啊),但我還是要說這部電影比我想像中好看許多(原本就很抱著期待了啊)。

電影另外一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配樂。這部戲的台詞不多,還有大量獨白,很容易不小心就變得枯燥,尤其導演又喜歡用慢動作,但是因為配樂的成功,讓每一段都有不一樣的味道。美月換上便服後那種雙面人的感覺,或是少年B醒來發現自己被洗刷乾淨後的震撼與逗趣,霸凌的場景,或身為母親的人苦思女兒的絕望,諸如此類,都有不同的配樂,甚至比畫面更吸引人。就像火鍋裡的番茄片,你不會吃它,但少了它就很怪。(咦?我的比喻也怪怪的?XD)

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心得,我沒有去看太多別人的觀後感,若有甚麼謬誤的地方,還請見諒。

本來還想談談霸凌的部份,但我累了,所以就這樣吧。說了再多還是不如自己親自看一次,這算是近年我看到最想推薦給別人的電影吧。不過如果閣下喜歡的是打打殺殺不必用太多腦子也不必接觸太多醜惡的現實,那還是不要浪費錢好了。(另外喜歡進電影院講電話或聊天的人也請檢討一下)

附上一張劇照集合。(以上所有劇照都是網路上找的,若有侵權還請告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控制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